document.write('
')
時間: 2021年10月28日 16:45 | 作者:單號無憂 | 來源: 單號無憂物流網| 閱讀: 133次
打造中國高鐵亮麗名片
陸東福
夏日的西藏,碧水漣漣,白云悠悠。2021年7月22日,習近平總書記到林芝火車站考察,了解川藏鐵路總體規劃及拉薩至林芝段建設運營情況,并乘坐專列實地察看拉林鐵路沿線建設情況,深入研究有關問題。
中國高鐵,見證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。中國高鐵的發展,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殷切期望。
2021年1月19日,習近平總書記乘坐京張高鐵在太子城站考察時強調,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,從無到有,從引進、消化、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,現在已經領跑世界,要總結經驗,繼續努力,爭取在“十四五”期間有更大發展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,總結好、運用好我國高鐵自主創新經驗,對于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,推動我國高鐵在“十四五”實現更大發展,更好地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造福億萬人民群眾,具有重要意義。
一、高鐵已成為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
高鐵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,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體現。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高鐵發展極為關懷,從指出“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”、“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”,到肯定“高鐵動車體現了中國裝備制造業水平”、“是一張亮麗的名片”,再到提出“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”、“現在已經領跑世界”,為高鐵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。
我國高鐵發展雖然比發達國家晚40多年,但依靠黨的領導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,經過幾代鐵路人接續奮斗,實現了從無到有、從追趕到并跑、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變化。
成功建設了世界上規模最大、現代化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。以2021年我國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際鐵路建成運營為標志,一大批高鐵相繼建成投產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高鐵發展進入快車道,年均投產3500公里,發展速度之快、質量之高令世界驚嘆。
——運營里程世界最長。到2021年底,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.79萬公里,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9%;其中,時速300—3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1.37萬公里,占比為36%;時速200—250公里的高鐵運營里程2.42萬公里,占比為64%。
——商業運營速度世界最快。目前,在京滬、京津、京張、成渝等高鐵1910公里線路上,復興號以時速350公里運營。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實現高鐵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的國家,樹起了世界高鐵商業化運營標桿,以最直觀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“中國速度”。
——運營網絡通達水平世界最高。從林海雪原到江南水鄉,從大漠戈壁到東海之濱,我國高鐵跨越大江大河、穿越崇山峻嶺、通達四面八方,“四縱四橫”高鐵網已經形成,“八縱八橫”高鐵網正加密成型,高鐵已覆蓋全國92%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。
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先進高鐵技術體系。目前形成了涵蓋高鐵工程建設、裝備制造、運營管理三大領域的成套高鐵技術體系,高鐵技術水平總體進入世界先進行列,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,邁出了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。
高鐵是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,也是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的重要體現。2021年6月25日,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開通運營,復興號開進西藏,結束了藏東南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,意味著復興號動車組實現全國31個?。▍^、市)的全覆蓋。圖為復興號高原內電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飛馳在拉林鐵路上。 國鐵集團宣傳部供圖
——在高鐵工程建造領域。適應我國地質及氣候條件復雜多樣的特點,以原始創新為主,在高鐵路基、軌道、長大橋梁、長大隧道、大型客站和系統集成等方面攻克了大量世界性技術難題,系統掌握了不同氣候環境、不同地質條件下建造高鐵的成套技術。修建了滬蘇通鐵路長江大橋、五峰山長江大橋2座主跨超千米和武漢天興洲大橋等6座主跨超500米的世界級大跨度高鐵橋梁;建成了廣深港高鐵獅子洋隧道、西成高鐵秦嶺隧道群等100多座10公里以上的長大高鐵隧道;建成了北京南、上海虹橋、廣州南等一大批現代化高鐵樞紐站。京滬高鐵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,一批高鐵橋梁和隧道工程獲得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、國際橋梁大會頒布的行業最高獎項。